脾虛是國人身上比較常見的問題,差不多九成多的人,身上都有脾虛的現象??赡苡行┤藢ζ⑻摬惶私?,但是說到濕氣重這個問題,大家應該都知道。而體內之所以濕氣重,其實根源在于脾虛。
脾臟是后天之本,是身體氣血氣化之源,它負責人體的運化,我們的體內的氣血、水濕、所吃食物的營養等等,都需要通過脾來運化,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。一旦脾虛,身體的運化能力就會比較差,水濕運化不出去,就會變得濕氣重。脾虛之后,不僅僅會出現濕氣重的現象,還會出現氣虛、血虛、陽虛、氣血兩虛等諸多現象,影響人體的健康。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說脾一虛,人廢一半!俗話說,十人九濕,其實是十人九脾虛。
是人都有脾虛,但是不少人發現脾虛更容易出現中國人身上,差不多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脾虛的表現。外國人既喝冰水,也沒有那么講究養生,但是他們身上有脾虛表現的人卻很少,這是為何?
為何脾虛的往往是中國人?
國人不太重視調節和釋放自己的情緒,所以容易脾虛。情緒對人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,我們民族的性格比較內斂,有情緒喜歡壓在心里,自己生悶氣,并且容易憂慮。這是上千年刻在骨子里面的民族性格,很難改掉。而外國人就比較樂天,喜歡發泄情緒,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總喜歡圍在一起唱歌跳舞開派對。思慮傷脾,不懂得發泄情緒,比較憂慮,就會影響脾的運化,所以我們更容易出現脾虛。
飲食也是我們容易脾虛的一個重要原因。我們經過上千年的發展,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餓飲食文化,做飯講究色香味俱全,因此烹飪菜的時候喜歡放很多的油鹽等調味料,追求味道。雖然飯飯好吃,但是不經意間就給身體增加了代謝和運化的負擔。而外國人烹飪的方法相對簡單,沒有我們那么油。這樣一來,身體給身體造成的運化負擔就比較少。所以我們比他們更容易脾虛。
肝不好,是我們容易脾虛的一個原因。肝和脾相依相克,脾虛的人肝多半也不好。有句話說,調脾不調肝,等于白干。而大家都知道,我國肝不好的人是比較多的,每年肝出現問題的人數都居首位,肝不好的人,所以脾虛的人自然也不會少。
這三點原因是造成我們容易脾虛的主因。人一旦脾虛,身體會出現相應的表現,比如舌苔厚重、大便黏膩不成形、食欲下降、吃得少卻容易胖、臉色容易發黃、濕氣重、怕冷、容易感覺累、睡醒之后還是沒有精神、脫發、睡眠不好、夜間容易盜汗等等。若出現了這些表現的話,說明你已經脾虛了,要及時的調理脾臟了。
調理脾虛,首先要學會釋放情緒,保持良好的情緒,不要經常的生氣,情緒好身體的運化才能好,脾臟就會變好。脾虛的人還應該清淡飲食,少吃油膩的食物,飲食要清淡,多吃蛋白質含量豐富,有營養的食物。還有脾虛的人,要改掉生活中不良的生活習慣,比如熬夜、作息不規律、抽煙喝酒等等,這些壞習慣容易傷肝,也會傷脾。改掉不良的壞習慣,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多多運動,增強自己的體質,脾會逐漸變得健壯,脾虛的情況會有所好轉。舉報/反饋